《酒之爵与人之爵》PDF电子书下载

酒之爵与人之爵PDF电子书下载
《酒之爵与人之爵》内容简介
阎步克 /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 / 2023-6 / 98.00元 -
这本论文集收有作者的8篇文章,主题相当集中,都紧密围绕着先秦礼书中的酒器等级礼制展开。
“酒器等级礼制”这个论题,此前几乎无人问津。而作者在此发现了一处富矿,经精细考辨,澄清了若干旧有疑难,开掘出了若干前所未知的史实。例如,梳理了“爵”之概念变迁,揭示“五爵”是一套“容量化器名”,并把典礼用爵的等级架构公诸于众了。
除了通过具体考证提供了文史新知,本研究也有理论意义。在传统时代,“爵”是最古老、最富连续性的一种品位,被用于赋予和维系的尊卑贵贱,同时“爵”又是饮酒器之名;而“尊”是古代最重要的身份地位用词,同时“尊”又是盛酒器之名。“爵”“尊”二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存在了,同时殷商的青铜礼器中,酒器竟然占到了70%-80%。周代青铜器中食器比例虽然大增,但重大典礼如祭祀、飨宴、射侯等,献酒饮酒仍构成了核心礼数。而这一情况,被纪录于东周礼书之中了。不难推知,酒器在先秦等级礼制中必定占有特殊地位,竟使爵、尊这样的酒器之名,变成了人的等级地位用词。在凝聚了先秦礼乐精华、作为历代文化经典的礼书之中,可以看到各色人等、各个爵级,在不同礼典的不同环节使用着不同名称的酒器,而这就是本书的研究对象。酒爵(与酒尊)等级用于维系人之尊卑,所以,本论文集题名“酒之爵与人之爵”。
本书的主要研究创获与学术价值,大致有三。
一、推进了对“爵”这个器名概念的认识
什么是“爵”?一般读者认为,“爵”就是有流有尾有鋬有柱的三足青铜饮酒器。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《礼记》的当代各种注译,以及各种经学辞典,众口一辞,都是这样解释“爵”的。然而考古学研究显示,三足青铜爵在西周初年之后就不再铸造了,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,东周礼书中的“爵”不可能是青铜三足爵。那么东周礼书中的之“爵”是什么,就成了一个悬案了。本书利用战国宴乐图等资料,提出两点认识:
1.东周礼书中的爵,不是青铜器,而是漆木器。
2.东周礼书中的爵,不是三足爵,而是筒形杯。
进而又提出“爵名三迁,爵有四形”的论点,即:
1.青铜三足爵最早称“爵”;
2.随后有柄斗形器称“爵”;
3.东周时筒形杯称“爵”。筒形杯又有觚形、卮形及“锐下有足”之形之别;
4.雀鸟背负杯盏的“雀杯爵”,这种爵约是新莽改制时发明的。
这就构成了对称“爵”的器物的一个新鲜解释。
二、从“称谓原理”层面揭示了礼书“五爵”的真相
据东周礼书,行礼所用饮酒器有五:爵、觚、觯、角、散(斝)。五者合称“五爵”。宋代金石学者用这5个器名,为商周5种青铜酒器定名,其定名被近人所接受。这器形意义的5种青铜酒器名,为便利可称“五器”,并被用来解释东周礼书中的“五爵”。
但考古文物学者逐渐意识到,青铜爵、觚、觯、角、斝在西周中期后已不再铸造了,所以东周礼书中的“五爵”,就不可能是商西周“五器”。“五爵”是什么器物呢?考古文物学者一直没能提供答案。又宋代聂崇义《三礼图》中,“五爵”全是筒形杯,与宋代金石家提供的“五器”绝不相同,台湾郑宪仁指出这是两个没有交集的不同体系,但无力解释二者之异是怎么形成了。礼学家、经学家们,至今仍在用“五器”来解释“五爵”。
本书利用《韩诗外传》等文献资料、战国宴乐图等图像资料,则从“称谓原理”出发,提出了一个出人意表的全新解释:礼书“五爵”爵、觚、觯、角、散,其实是一套“容量化器名”,分别是一升、二升、三升、四升、五升饮酒器之称。即如:
一升的饮酒器便称之为“爵”,
二升的饮酒器便称之为“觚”,
三升的饮酒器便称之为“觯”,
四升的饮酒器便称之为“角”,
五升的饮酒器便称之为“散”。
这“五爵”器形无别,只是容量有异;“五爵”中既没有三足情况,也不是青铜器,“五爵”其实都是漆木觚形杯,是所谓“凡诸觞皆形同”(《三礼图》引旧说)。从“五器”到“五爵”转换过程,本书也提供了一个解释模式。由此作者提出:既然“五爵”爵、觚、觯、角、散其实都是觚形杯,则引用礼书“五爵”以证商周“五器”、或用商周“五器”解释礼书“五爵”的各种既往做法,全都是沙上建塔、空中楼阁,不妨放弃。
这套“容量化”饮酒器,遵循“以小为贵”原则,尊者长者使用小爵,卑者幼者使用大爵。在行礼献酒时,须一己身份,或根据对方身份,随时换用大小酒杯。酒爵大小与尊卑长幼浑然一体,无缝对接,水乳交融。这种根据身份地位随时换用大小酒杯的饮酒礼俗,从世界史范围看也是非常奇特、绝无仅有的。
三、对礼书中的酒器等级制进行了系统阐述
在“五爵”之外,作者又考察了两组饮酒器,一是废爵、足爵、繶爵等三爵;二是由玉爵、瑶爵、璧角、璧散等饰玉之爵。对“五爵”“三爵”“玉爵”的形制,对其在祭祀、宴饮时的用途,这三组酒爵在不同典礼上的不同用法,其与君臣秩爵的
电子书分类

Copyright © 2023 by 米奇吧 - PDF电子书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14005038号-2